公設比怎麼看?多少公設才合理?

2019-12-12

現代人買房,公設比高低常成為購屋關鍵,許多人認為公設比越低越好,因為若房價一坪價值30萬,多一坪公設就是需要多支付半年至一年薪水!房屋的高CP指標來自於高實坪,但公設大多為需求取向,低公設物件儘管房價便宜,也有居住品質的顧慮,公設比到底怎麼看?多少公設才合理?


【房子一定會配給公設嗎?】

很多人買房看準了30-40年,中古公寓及透天厝的低公設,因為除了電梯及走道和大廳,鮮少有公共設施,公設大多在10%以下,房價相對便宜。買新房子一定會配給公設嗎?自2005年後,房屋公設大幅增加的原因,是因應法規與需求而來的:

1、為了有足夠的鄰里對門空間及更舒適的居住空間。

2、房屋消防、安全法規趨嚴,例如:

(1)8F以上建物須強制裝設雙安全梯。

(2)防災安全考量,增加排煙室、消防箱及地下防空避難設施的建置。

4、家戶停車需求增加,停車場的設置。

5、氣派休閒設施為建案宣傳賣點。


【公設比應該佔多少比例才合理?】

公設比就是房屋權狀裡,「共有部分」的面積,又分「大公」與「小公」,「大公」為社區或大樓全部住戶共同持有、使用與負擔的設施,如:大廳、管理室、水電機房、消防空間與休閒娛樂設施;「小公」則由部分住戶共同持有與分攤如:梯廳、走道、與門廳及停車場;露天泳池、中庭等無遮蔽空間不被計入建坪中,不屬於公設。


公設比高低沒有好壞或合理標準,近年大樓公設比,大多落在30%-33%,若以需求角度來看,30%房價支付公設,使用者付費合情合理,若以投資角度而言,公設比越少,私人面積越大,那房屋就越便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