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定預算的購屋需求族群,購買新成屋時若爭取不到好地段,就要學會放眼「格局」;購買預售屋者則握有「客變」優勢,可以在房子蓋好前,事前規劃「格局」。「格局」雖無公定標準,也沒有所謂最好,但「格局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要最適合自己,要能「住得舒服與健康」,格局安排實比坪數大小來得重要。
【要符合家庭成員的使用習慣】
- 趨勢不一定適合每個人:開放式格局風靡全球,有一望無際的空間延伸感、有符合歐美潮流的隨興自適感,然而若家中有長輩、青少年同住,就有隱私、安靜或個人空間的需求,並不適合開放式格局。
- 針對需求設計:行動不方便者的居家格局需求也與一般人不同,需要寬敞動線,無障礙、無樓層的設計,以方便行動與輔具的使用。
【適應台灣氣候必須考量的重點】
台灣位於高溫、悶熱、潮濕的亞熱帶地區,為適應台灣的氣候,有些格局要件,是在購買房屋時必須考量的重點:
- 良好通風:「間間有窗」是最理想狀態,廚房與浴室為長期潮濕的環境,有良好通風才能保持室內乾燥,避免家俱或物品因發霉、受潮損壞,甚至產生壁癌,影響健康。
- 明亮採光:台灣人喜歡「明堂暗室」,廳堂明亮,臥室則使用弱光源,這無關風俗或迷信,「明堂暗室」呼應身體機能與生理時鐘,日間活動需要陽光的能量讓心情愉快、頭腦專注,夜間睡眠避免光源,幫助體內褪黑激素分泌,提升睡眠品質。